最近市场的不稳定性确实令人感到困惑。尽管外围各国的股市都在创新高或不断上涨,但我们的市场却持续下跌,甚至创业板指数已陷入数年来的新低。这引发了一系列问题:为什么我们的经济增长相对较差?为什么国内经济的复苏好转与市场的表现形成鲜明对比?市场似乎已经脱离了经济的基本面,这种情况还要持续多久?是否需要采取激烈手段才能改变现状?
正中优配从未否认,无论是上市公司的治理、监管机构的力度还是投资者对市场的认知,我们与美国相比都存在很大差距。这是历史造成的,我们知道罗马也不是一天建成的,我们可以等待,但我们希望等待的是有希望的变化,等待市场迎来蓬勃发展的时刻。资本市场是一个预期驱动的前瞻市场,绝对需要监管引导,即有所为又有所不为,绝不能成为一片混乱的赌场,最终一败涂地,20年过去了,指数仍然停留在3000点。我们的市场缺乏长期的前瞻引导,从机构到散户都将市场当作娱乐场,而非股权投资的场所,这也导致了缺乏信仰的力量。
由于缺乏监管引导,市场往往会自发炒作,这也是主题炒作盛行的重要原因。由于我们与美国在高科技领域存在差距,而海外高科技又无法在短期内得到证伪,这容易诞生许多以海外为主题的炒作,近年来如苹果产业链、特斯拉产业链以及目前的英伟达产业链。可以说,几乎所有新兴行业的炒作或兴起都是从美股开始的,包括目前的人工智能。
我们是制造大国,但绝不是制造强国,这一字之差意义重大。以苹果产业链为例,美国、日本和韩国在其中占据高端地位,掌握芯片、处理器、传感器等高附加值产品。而我们只是从事低端和代工生产,生产那些不被看好、没有太多技术壁垒的零部件,并需要大量人工进行组装。即便是这样,我们也有很多企业争相抢夺这些业务,即使是业内最杰出的立讯精密,毛利率也只有11%,净利润不超过5%。而整个产业链80%以上的利润都被苹果公司独揽,我们只能分得一小部分。当前的特斯拉产业链、英伟达产业链也是如此,核心技术都不是我们所拥有的。一旦对方不满意或者我们的发展速度过快,各种限制将被施加。难道我们只能永远充当全球的代工厂,永远成为美国人的打工仔吗?
这些年来,我们确实培育了许多强大的行业,如新能源发电、高铁、基础设施建设以及以华为为代表的高科技通信企业。但在国家层面,我们仍然缺乏明确的价值导向。需要认识到企业的发展壮大需要资本支持,只有国家不断发出声音并提供资金引导,才能吸引越来越多的资金涌入这些领域,使得我们的企业更加强大。我们需要打造中国的光伏产业链、风电产业链、新能源汽车产业链、华为产业链、半导体产业链,只有这些产业链越来越多、越来越强大,我们才能成为真正的制造强国,不再受制于人。
今年国家持续加强“中特估”和“半导体行业国产化”的举措,正中优配希望这不只是短期口号,而是持续的行动。只有坚定地坚持下去,不断强化预期,才能让资本市场充满信心。只有看到国家的决心,投资者才会有坚定的长期持有。否则,市场将永远在暴涨暴跌的循环中徘徊。让我们借用主席的一句话来结束:“道阻且长,行则将至;行而不缀,未来可期。”希望今年看好的中特估和半导体行业国产化成为持续而坚定的目标。
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,不代表正中优配观点